写作有时候只是一种冲动。
建立这个网站,一来是这几天工作中顺手就做的一事——有那么点无心插柳和一时冲动的意思;二来只为有趣——看着一样东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成长起来,对我而言,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废话讲完,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记录是一件大事。我是个记性很不好的人,不少朋友劝过我要随身带个小本子,可是我经常就稀里糊涂出了门,把小本子的事抛诸脑后。这样子的后果,就是各种各样所经历过的事,都在脑海里留下了一些印象,然而也仅仅只是一些印象,其前因后果,几天后就全然不知其所踪。就像一幅像素不高的照片,粗略看看还可以,一放大,全糊了。
“每个生命的方式是自然界一种力的方式。有些人的生命象沉静的湖,有些象白云飘荡的一望无极的天空,有些象丰腴富浇的平原,有些象断断续续的山峰。我觉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命象一条河;我在本书的最初几页就说过的。——而那条河在某些地段上似乎睡着了,只映出周围的田野跟天色。但它照旧在那里流动,变化;有时这种表面上的静止藏着一道湍激的急流,猛烈的气势要以后遇到阻碍的时候才会显出来。”
这是罗曼•罗兰写在《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段话。我很喜欢这个生命像一条河流的比喻。沿岸风光不断变换,自身的曲折急湍也时刻不同,下一刻是何样光景谁人知晓?经年累月,千里迢迢之后,或是汹涌澎湃,或是深刻从容,然而曾经流淌过的一切,却都沉入泥沙无可寻觅了吗?任何旅途都是不可复制的,是所谓“独创性表达”,旅途中所有独一无二的元素都应该得到我们的珍视与体悟。而以我的记性来说,……。让岁月与成长的印记无端消逝在时光里,不仅可惜,更是对与众不同的生命之旅的漠视与漫不经心。
于是,记录本身就带有了另一层面的意义——书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本就是生命之力的表现。
前几天导师介绍了一本书,《正念的奇迹》。书还没读完,可其中思想已让我有所触动:
“行走时,修行者应当觉知到他正在行走;坐下时,修行者应当觉知到他正在坐下;躺下时,修行者应当觉知到他正在躺下……无论身体是何种姿态,修行者都应当对此有所知觉。如此修习,修行者才能观照内身,直入正念,安住其中……”
“我们应当觉知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念想与感受,觉知与我们相关的一切。”
我们所处的每一个时刻,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自己与这个世界之间所发生的一个美丽的巧合。人本身的能动性和世界的客观性的每一次结合都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奇迹。将这一个个的奇迹像一颗颗珍珠那样串起来,就是生命的实相。
用心体会每一个奇迹,发现这个世界,顺道发现着自己。
Be First to Comment